
-
江口沉银寻宝诀藏玄机 数字技术揭秘石龙真颜
关于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,在当地流传着一个朗朗上口的口诀:“石龙对石虎,金银万万五,谁人识得破,买尽成都府。”随着江口沉银遗址考古的不断发掘,江口沉银的寻宝诀已被证实。那关键地标“石龙”究竟在哪里?

-
鲜为人知 成都近郊竟藏着千年唐代石像
邛崃石笋山,离成都市区仅两小时车程,这里藏有一处鲜为人知的唐代摩崖造像群。长120米高40米的岩壁上现存33龛石刻,内有七百余尊造像,名曰石笋山摩崖造像。

-
青衣绝佳处 盛唐千佛留瑰宝
"两山对峙,青衣江中流",这里是乐山夹江。江边峭壁密布大小摩崖造像,千佛岩得名于此。佛崖造像始凿于隋盛于唐,现存162窟,2470尊。千佛岩造像不重繁复装饰,更重人物细节刻画,被誉为“新异的盛唐体”。2006年,千佛岩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-
赤足翘脚 紫竹观音诠释川人古有之“松弛感”
四川安岳,中国石刻之乡。宋代工匠在县城东南塔子山凿石建窟,后经历代培修补刻, 毗卢洞摩崖造像保存至今。毗卢洞现存石刻465尊,属紫竹观音最具风韵,观音造像高3米,其容颜似月,衣裙飘逸,赤足翘脚坐于莲台之上,民间称之“翘脚观音”。紫竹观音造像世俗风味极浓,极具现代人之“松弛感”。2001年,毗卢洞石刻造像入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-
四川最大石窟群 曾是古人蜀道行“必游景点”
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,嘉陵江东岸,金牛古蜀道上。造像始凿于北魏晚期,唐代最为兴盛。整个造像分布在南至石柜阁、北至窟区界墙长388米的山崖上。现存造像1200余龛,共计尊像7000余尊。

-
盛唐绮迹:米仓古道上的千年彩雕奇观
米仓古道,追溯至夏商,是中国最早的“国道”。巴州古城(现巴中市),千余年前便在石壁间镌刻时光,尤以南龛石窟群最为卓绝,嵌于城南两公里峭壁,隋唐时期遗迹,唐风卓著。南龛,石壁如削,层龛错落,佛像嵌其间,经年累月雕琢,蔚为壮观。

-
武则天真容石刻独存 千尊摩崖造像辉映千古蜀道
皇泽寺,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祀庙,创建于北魏晚期,历经北周、隋、唐初的不断发展,渐成规模,寺内保存着开凿于北魏至明清的6窟、41龛、1203躯摩崖石刻造像及其历代碑刻,有较高的文物价值、观赏和研究价值,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。皇泽寺里的皇泽寺摩崖造象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-
揭秘 藏于闹市中心的国家级摩崖造像
翔龙山摩崖造像位于内江市中心城区,始凿于唐,宋代至民国时期均有增刻。唐代 “千手观音”主像高7米余,以气势雄浑的体态表现了盛唐风貌。第40龛弥陀佛坐像高4.5米,左手抚膝,右手着印坐于莲台。翔龙山现存造像131龛 、815尊,题刻24处,于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-
12亿像素!三维重构泸县玉蟾山明代石窟造像群
玉蟾山摩崖造像于明永乐年间,开凿于此。其中的第19龛“千手观音“造像,线条流畅,神态逼真,引人注目。其通高5.6米,横宽3.5米,有11只头,36只手臂。千手千眼,彷似“孔雀开屏”。“千手观音”之下,是“九龙浴太子图”。这龛石刻高1米,宽0.6米。九龙环绕,镂空雕刻,细腻入微。

-
3D解构 藏于长寿之乡的世界最大双佛
齐山双佛始建于唐开元年间,距今已一千三百年有余。由于年代久远受风化等自然环境因素影响,双佛在1993年曾开展过维修保护,重现唐代大佛之庄严、肃穆、慈祥的艺术形象。双佛一立一坐,背依群山,面朝大江。右侧立佛为释迦牟尼高约30米,面带微笑,俯瞰众生。左侧坐佛为多宝如来高约28米,静坐禅定,庄严慈祥。

-
惊!乐山大佛过去竟是这番模样
乐山大佛(Leshan Giant Buddha),又名凌云大佛,全称为“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”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,濒大渡河、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。大佛为弥勒佛坐像,通高71米,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。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(713年),完成于贞元十九年(803年),历时约九十年。

-
穿越千年 我们将唐代最大卧佛装进了手机
安岳石窟(anyue cave),位于中国四川省安岳县,是蜀中著名的石刻艺术宝库。这里有许多精美的摩崖石刻,卧佛院摩崖石刻便是其中的璀璨明珠。这座始建于盛唐,兴盛于唐、五代、衰退于宋的石刻艺术圣地,承载了千年的文化积淀,也见证了中国佛教艺术的辉煌历史。